煤粉倉過程分析系統是保障工業生產安全的重要設備,可實時連續監測煤粉倉內可燃性氣體及氧氣的含量情況,能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,如爆炸風險等,并通過報警和聯鎖控制措施,大大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,保證設備和人員的安全。采用傳感器技術和多參量檢測技術,能夠高精度、穩定地測量多種氣體成分的濃度,為生產過程的控制和調節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;具備自動取樣、自動吹掃、自動排水、自動分析輸出等功能,減少了人工干預,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系統的可靠性,同時降低了人為因素導致的誤差;通過對煤粉倉內氣體成分的分析,可以為高爐生產工藝的調節提供數據指導,幫助操作人員合理調整生產參數,實現更好的燃燒效果和能源利用率。
煤粉倉過程分析系統的使用注意事項:
1.嚴格控制存量與貯存時間:嚴禁過量儲存煤粉,同時避免煤粉在倉內貯存時間過長,以減少自燃風險。
2.設置防爆設施:在煤粉系統管道上設置防爆閥,在煤粉倉、分離器、旋風器等設備上分別設置防爆門。防爆門面積按設備容積比值計算,并確保其框架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密封性能。一旦防爆閥(門)爆破后,應立即停車并清除火源,待修復后方可重新起動設備。
3.加裝溫度監控器:在煤粉倉、分離器、旋風器等重點部位加裝溫度監控器,隨時監測各部位的溫度有無異常,防止煤粉因高溫引起自燃爆炸。
4.防止管道積粉:煤粉系統管道不得有水平區段,以防止和減少煤粉在管道內積聚。
5.保持設備連鎖完好:煤粉制備系統的機械設備應有連鎖裝置,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。當設備發生事故時,能及時自動停車,避免事故擴大。
6.電氣設備防爆要求:煤粉制備系統的場所內的電氣設備應符合防爆要求,以防止電火花引發爆炸。
7.定期校驗測點與報警裝置:對于制粉系統中的溫度、壓力、流量等測點以及報警裝置,應定期進行校驗,以確保其有效性。
8.減少水平管段設置:在制粉系統的設計階段,應盡可能減少水平管段的設置,并確保整個系統具有嚴密性、內壁光滑且無積粉死角。
9.遵循設計規范:煤倉、粉倉、制粉和送粉管道、制粉系統閥門、防爆壓力以及防爆門等的設計,都必須嚴格遵循相關規范。
10.配備消防與充惰系統:對于爆炸特性強的煤種,制粉系統需配備相應的消防系統和充惰系統,并確保其汽(氣)源穩定、疏水符合設計和運行要求,同時定期進行維護和檢查。
11.安裝疏松裝置:原煤倉應安裝性能適當的疏松裝置,以防止原煤倉發生堵塞、棚煤、板結或局部走空等問題。
12.加強防爆門管理:加強對防爆門的檢查和管理,確保防爆薄膜具有足夠的防爆面積和規定強度,同時注意防爆門一旦動作時的噴出物方向和范圍,避免危及人身安全和設備損壞。
13.確保連接部位嚴密光滑:在系統安裝過程中,應保證連接部位的嚴密性、光滑度,以防止局部積粉。
14.做好“三塊分離”與雜物清除:做好入爐煤雜物的清除工作,以保證制粉系統的正常運行。